在充满特效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寻找现实的影子看似荒谬,但这部《蜘蛛侠:英雄远征》(Spider-Man: Far from Home)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和成长。
汤姆赫兰德扮演的蜘蛛侠可能是最接地气的版本。 虽然他已经23岁了,但是穿着高中制服的他完全是本色。 感谢漫威影业在选择演员时的犀利眼光,让我们毫无阻碍地融入到电影中,给了我们这些心中有英雄梦却又是普通人的普通人一个进入奇幻世界触摸自我的途径。 机会。
1.小而真实
用“小”来形容蜘蛛侠似乎不太合适。 漫画中蜘蛛侠的力量设定为20吨。 在2004年的旧版《蜘蛛侠2》中,他甚至还拦住了火车。 而他发射蛛丝漂浮在都市丛林中的镜头更是让人过目不忘。
但在漫威打造的两部蜘蛛侠电影中,蜘蛛侠都被刻意塑造成一个“未成型”的英雄。 这是一块精美的原石,但由于缺乏打磨,其光泽很容易被忽略。 在电影中,他时常陷入各种尴尬境地:被同学嘲笑,被心上人冷落,被鸡毛蒜皮纠缠,被小人毒打。 总之,他身上的英雄气势已经消散了。 不同于旧版《蜘蛛侠三部曲》中“社会屌”的定位,《蜘蛛侠:英雄远征》中蜘蛛侠的银幕形象更偏向校园,属于“书呆子”(Nerd),在他原本的生活中,缺少闪光的时刻。
当银幕上的彼得帕克被生活挑战和英勇的追求打得支离破碎时,我想:这个蜘蛛侠很小,但很真实。
电影的好处就是可以天马行空,尤其是漫威影业,将各种特效打磨得淋漓尽致。 但太多太多太多了,很多人都可以做出毁灭性的场面,但如果在故事中盖过特技,那只会让观众昏昏欲睡。 这并非没有经验教训。 《变形金刚》和《正义联盟》都是这样。 都说“漫威好”,而在展现蜘蛛侠能力的时候,影片确实是谨慎的。 经历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史诗级战斗的观众,在看《蜘蛛侠:英雄远征》时仿佛经历了一场“英雄养成游戏”:不断敲打,不断摩擦,终于大功告成了,用蜘蛛侠的独特的“蜘蛛侠”(Spider Sense)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这种破茧而出的蝴蝶,虽然不耀眼,但也实属难得。
2. 伟大但虚假
如果说蜘蛛侠是渺小而真实的,那么电影中的反派神秘客就是伟大而虚伪——将这个家伙称为超级反派几乎是夸大其词,因为他既没有超能力神宫侠客的影评,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勇气,更没有吞并世界的野心。 只是因为一个意外的机会,魏某站在了正义的对立面。
Mysterio 的所有“能力”都来自一个小型全息投影设备。 他披着英雄外衣,说着豪言壮语,奔波欺世。 而去哄一个不太理智的蜘蛛侠,利用后者的同情,就显得有些卑鄙了。
如果说正片结尾蜘蛛侠抱美人的结局是“套路动作”神宫侠客的影评,那么在第一个彩蛋(East Egg)中,有人伪造了视频,故意抹黑蜘蛛侠是反派,有点“黑暗童话”的味道。 意思是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我们知道英雄和主角是可以死的; 在《蜘蛛侠:英雄远征》中,我们知道人是可以被骗的,英雄是可以被盯上的。
3.普通人的选择
选择小真实还是大谎言?
在我看来,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最有趣的地方恰恰是它最受诟病的地方:它讲的故事可能是假的,但故事的内核却真实得可怕。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谁会是下一个钢铁侠? 谁会继续保护我们?
面对这个问题,蜘蛛侠沉默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 钢铁侠有钱,但蜘蛛侠没有; 钢铁侠的智商碾压世界,但蜘蛛侠没有; 蜘蛛侠是我们的“友好邻居”。
他会因为追不上女朋友而气馁,会因为无法平衡英雄与普通人的身份而苦恼,会因为大家的期望太高而退缩,他做不到实现这一目标。
这很像我们。
活在当下,任何人都需要有相当的勇气。 吃顿好饭不难,但攀比心一旦被唤醒,凡事“不差”就成了不小的负担:要穿名牌,要住高档社区,BBA要开车,孩子要上名校,旅游要出国……这些,我们真的买得起吗?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痛苦是你的能力与欲望的不匹配。
欲望很容易产生,但能力的培养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强如蜘蛛侠,也是历尽风雨。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走出电影院后,不妨静下心来,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一些能力,不要志存高远。
也许,我们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